《关于电子专利证书和专利电子申请通知书电子印章相关事项的公告(第349号)》规定:自3月3日起,将直接颁发电子专利证书。
人社部办公厅《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》指出: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,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。
住建部印发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提升房屋网签备案服务效能的意见》提出:推进“互联网+网签”。鼓励使用房屋交易电子合同,利用电子签名等技术,加快移动服务端建设,实现房屋网签备案掌上办理、不见面办理。
自然资源部、国家税务总局、中国银保监会共同发布《关于协同推进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意见》,在不动产登记、申报纳税和抵押放贷等服务中推广使用电子签名、电子印章、电子合同等,符合规定条件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、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住建部发布《关于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的通知》,提出2021年1月1日起,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,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7月15日,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,打造“随时随地”的在线办公环境,推动完善电子合同、电子发票、电子印章、电子签名、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。
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发文《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》(银发〔2020〕226号)。
意见支持探索使用电子签章在线签署合同,进行身份认证核查、远程视频签约验证。支持银行间电子认证互通互认。(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负责)
按照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 印章技术要求》等标准规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样式要求,建设电子印章系统,对接本级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证照系统,为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提供印章签署功能,确保卫生健康行业电子证照来源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以及签署行为的不可否认性。
为规范私募基金电子合同业务发展,保护基金投资者权益,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起草了《私募投资基金电子合同业务管理办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(简称“《电子合同管理办法》”)。
《电子合同管理办法》明确了基金当事人及电子合同业务服务机构法律关系、各方权利义务,电子合同涵义、法律效力及基本业务范围,规范了电子合同业务服务机构系统评测与认证、运营技术、数据管理等,并规定了协会自律管理及过渡期安排等要求。
11月份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旅游”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。
意见(六)指出:提升旅游治理能力。推广旅游业电子合同使用,推进旅游电子合同标准制定。推动各地区建立健全线上旅游投诉和处理机制,提高游客投诉快速处理能力,打击欺客宰客行为。用好文化、旅游市场严重失信名单管理制度,对列入严重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,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,构建放心消费环境。创新旅游统计应用,提高旅游统计的时效性、科学性和精准性。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通过《政府督查工作条例(草案)》。条例明确指出,落实电子认证和签名、在线个人信息保护、网络安全、跨境电子方式信息传输等条款。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以“统一管理、分布实施、政府带动、并行过渡”为原则,以政府服务领域电子签章应用为突破口,推出电子印章在企业提交可信材料、政府全程在线审批等业务场景中的便捷应用,逐步构建“互联网+” 环境下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;鼓励政府和企业使用存储在云端的电子印章(简称云章)减少纸质材料和实体印章使用,建立程序更便利、资源更急约的政务服务新模式。
在数字时代发展进程中,企业必须获得持续发展动力,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运用电子合同科技已成为实现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一环。